一、为什么acknowledgements容易被忽视却很重要?
很多人在写论文或报告时,总觉得acknowledgements(致谢)是可有可无的部分。但你想过吗?导师熬夜帮你改论文的样子、同学帮你查资料的身影,难道不值得被诚恳记录吗?一段得体的致谢不仅能体现你的感恩之心,还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温度。
参考例文中,作者不仅感谢了学术导师(吴文藻教授、马林诺夫斯基教授),还特别提到姐姐的经济支持和妻子的牺牲。这种多层次、有细节的致谢,远比模板化的”感谢所有人”更打动人。
二、acknowledgements写作的3个核心要素
1. 人物排序有讲究
记住这个黄金公式:学术支持者>生活支持者>机构资助。就像例文先感谢导师,再提家人,最终说明奖学金来源。如果同时感谢多人,可以按”职称+姓名”规范书写(如”感谢李明教授”比”谢谢李老师”更正式)。
2. 具体描述比空泛感谢更好
对比这两种表达:
? “感谢父母的支持”
? “感谢母亲连续三个月每天凌晨5点为我准备早餐,父亲主动承担全部家务让我专注写作”
是不是后者更能传递真情实感?例文中”姐姐资助我职业”、”妻子为人类学献出生活”等细节都让致谢有了故事感。
3. 语言分寸要把握
避免过度煽情或过于随意。学术类致谢建议用”谨此致谢””深表谢忱”等正式用语,如果是创意作品可以稍活泼些。例文中”进入马林诺夫斯基教授’门下'”的比喻既专业又不失亲切。
三、5步写出满分acknowledgements
1. 列名单:先写下所有需要感谢的人/机构
2. 分类别:按导师、同事、家人、朋友等分组
3. 挑重点:每人选1-2个具体帮助事例
4. 排顺序:按重要性或时刻顺序排列
5. 调语气:最终通读检查是否天然流畅
避坑提醒:
– 不要漏掉任何直接帮助过你的人
– 避免使用”等等””相关人员”这类模糊表述
– 如果涉及敏感信息(如未公开的合作),需事先沟通
四、这些模板可以直接套用
还在为acknowledgements怎么写发愁?试试这些句式:
? 对导师:”特别感谢XXX教授在实验设计/学说框架上的关键指导”
? 对家人:”没有父母在[具体时期]的[具体支持],本研究难以完成”
? 对机构:”本研究受XXX项目资助(编号XXX),在此致谢”
记住例文最终那个动人小编觉得了吗?”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”——用特点化收尾能让致谢更具记忆点。你可以根据情况改为”谨以此文献给XXX”或”愿将成果与所有支持者共享”。
最终的小测试:读完这篇文章,你现在能说出acknowledgements写作的三个要点吗?快去检查你之前写的致谢是否符合这些规则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