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录取季警惕通知书陷阱:如何保护自己不被骗

高考录取季警惕通知书陷阱:怎样保护自己不被骗

高考录取季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期待的重要时刻,终于熬过了紧张的备考,等待的便是那一封录取通知书。然而,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,一些不法分子却开始施展诈骗的手段,设下各种“通知书陷阱”。那么,我们该怎样在这一时期保护自己,避免受到伤害呢?

常见的虚假录取通知书骗局

开头来说要提到的,是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骗局。有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话、短信或社交媒体,假装是某高校的招生办,声称你的孩子已被录取,并要求支付“学费”、“保证金”或“预留学位费”。听起来是不是很惊人?这些骗局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录取流程不熟悉的心理,加以诱导。那么,我们该怎样防范呢?

-认准官方渠道:正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会通过邮政EMS寄送,而不会通过私人电话或社交软件通知无论兄弟们。因此,若接到类似电话,请务必保持警惕。

-核实信息:考生可以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或高校官网,亲自确认录取情形,切忌轻信非官方的通知。

-警惕提前缴费:正规高校不会在发放录取通知书前要求缴纳费用,学费一般是在入学后办理的。

“内部指标”与“补录名额”的骗局

还有一种骗局是关于“内部指标”的。这种情况下,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职业人员,声称可以通过“独特渠道”帮助低分考生进入名校,并以此索要所谓的“操作费”。这种承诺听起来是多么吸引人啊,但实际上,只是骗局而已。有哪位家长愿意花冤枉钱呢?

-高考录取需要透明:请记住,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民族政策和规划进行的,没有所谓的“花钱买分”或“内部指标”。

-勿信独特承诺:任何声称可以绕过正常录取流程的说法,都是欺诈。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咨询。

识别“野鸡大学”

说到这里,无论兄弟们是否了解什么是“野鸡大学”?这些学校往往假冒正规高校的名义,制作虚假的官网和招生简章,骗取考生信赖。假如真的被这种学校录取,无论兄弟们可想而知,拿到的学历证书根本不被认可。

-查询教育部名单:考生可以上教育部官网查询正规高校的名单,以验证学校的资质。

-注意域名细节:很多虚假高校的官网常使用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域名,如“.net”或“.org”,可常常被人忽视。

保护个人信息,谨防泄露

有些诈骗分子甚至会以“助学金”或“奖学金”的名义,要求考生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。这种情况下,骗子是为了盗取考生的资金。保护个人信息非常重要,无论兄弟们完全不能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或银行卡密码。

-官方渠道核实:有关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政策可通过学校官网查询,请勿轻信未知来电。

-保护个人信息:记得对陌生人保持警惕,确保个人的敏感信息不会被泄露。

小编归纳一下:保持警惕,防范陷阱

高考录取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,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,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,防止各类诈骗陷阱的侵袭。愿所有学子顺利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,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!

版权声明